• 當前位置:首頁>>詳情頁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1年第12期 —— 本期視點 作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雪榮

        湖北是農業大省,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美譽。2013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要求“著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不斷取得新成果”;2018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湖北,強調“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出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號召。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堅持勁頭不松、力度不減,乘勢而上、接續奮斗,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強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重要支撐。

    一、堅持重農固本,牢牢把握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黨的十九大認真總結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農”工作的成就和經驗,準確把握新時代“三農”工作歷史方位,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2月,中央出臺《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對鄉村振興進行頂層設計,搭起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同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謀劃。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來安排和部署。特別是202012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為我們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關系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們一定要把“兩個確立”轉化為“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三農”情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要把“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地轉移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牢牢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牢牢把握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個總方針,牢牢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個總要求,牢牢把握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這個總路徑,聚焦關鍵環節,明確主攻方向,持續用勁用力,努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二、堅持有效銜接,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什么叫“有效銜接”?我理解,這就好比田徑項目接力賽,關鍵技術就是“交接棒”。前一棒的選手跑到指定地點時不能立刻停下,必須繼續保持速度往前沖,后一棒的選手也不能站在原地不動,必須提前加速到與前一棒選手相同的速度,然后再接棒。在整個交接棒過程中不能出現失速和“掉棒”,否則就會落后,甚至被淘汰。當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也是在“交接棒”。前一棒是“脫貧攻堅”,雖然已經完成任務,但不能立即“剎車”,還要繼續鞏固拓展戰果,這也是國家設立五年政策過渡期的初衷。后一棒是“鄉村振興”,從2018年開始起步,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現在正處在與脫貧攻堅“交接”的關鍵階段。前后兩棒必須銜接協調好,確保平穩有序過渡,決不能出現“掉棒”現象。我省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國一直處于前列,我們要連續作戰、奮勇爭先,力爭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上繼續名列前茅。

        一方面,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下功夫。一是要認準重點工作對象。即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對象”。打個比方,這“三類對象”就好比一條河里處在不同位置的三類人。“脫貧不穩定戶”是指原來在河里的人,已經把他拉上來,但仍站在岸坡上,腳還是濕的,稍不留神就會再滑到河里去,成為貧困戶;“邊緣易致貧戶”是指非貧困戶,一直在岸坡上徘徊,一不小心就會滑下河,成為貧困戶;“突發嚴重困難戶”是指那些本來離貧困很遠的戶,一直在堤頂上,但是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掉到河里了,成為貧困戶。這“三類對象”是我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重點關注的。二是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三類對象”是“星星點點”的個體,規模性返貧對象是群體,必須堅決守住這條底線。要堅持“四個不摘”,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穩定,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政策,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三是要高度重視后評估工作。國家已經明確,過渡期內每年組織一次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2025年將進行總評估。與脫貧攻堅考核相比,后評估工作要求只會更高、不會降低。要認真分析研究后評估工作程序、評估內容和評估方法,堅持對標對表抓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確保在后評估中取得“高分報表”。

        另一方面,要在加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下功夫。這二者互相聯系、互為依托、互相支撐,缺一不可。從物理學上來講,一個是前面的拉力,一個是后面的推力,它們的目標方向是一致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從后面推動,是兜底的,確保一個不掉隊。鄉村振興是從前面拉動,其著力點在哪里?力量從哪里來?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從戰役意義上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防御性”的,以“陣地戰”為主;鄉村振興是“進攻性”的,以“主動出擊”為主。當“陣地防御”鞏固后,就要抓住“戰機”,主動沖鋒,奪取勝利。從工作層面來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更多是技術層面的,鄉村振興更多是戰略層面的。我們要認真分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準確掌握鄉村建設規律,找準突破口,排出優先序,防止顧此失彼,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真正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

    三、堅持良法善治,依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我們要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治理,善于運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2020117日,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湖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這是全國首部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綜合性地方法規,為國家立法作了有益探索。今年4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自61日起正式施行。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5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鄉村振興促進法實施座談會。栗戰書委員長指出,鄉村振興促進法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總結了這些年來我國“三農”工作的法治實踐,是一部“三農”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是中國特色“三農”法律體系的重要成果。正確理解這部法律,要把握好三大要領。其一,這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升農村文明程度為核心的振興法,不只是促進經濟發展,而是要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其二,這部法律旨在解決好農業農村承擔的保障好農產品供給安全、保護好農村生態屏障安全、傳承好中國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等三大歷史任務,明確農業農村發展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定位。第三,這部法律還要全面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全面提升新時代農民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法定職責,依法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等單位作為“一法一條例”的實施職能部門,要大力普法、嚴格執法,將法律法規確定的重要原則和要求等轉化為可操作、能考核、能落地的具體制度措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得到有效落實。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通過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開展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方式加強監督,推動“一法一條例”深入貫徹實施。省人大常委會將適時依照法定職責、限于法定范圍、遵守法定程序,對“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根據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實施情況報告的要求,《湖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施行一年后,實施機關要重點報告配套制度制定情況;三年后,實施機關要重點報告實施效果。

    四、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是一項重大的戰略部署,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方面面,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一脈相承、相互呼應,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農業農村領域的具體體現。推進鄉村振興,既要注重系統和全面,也要突出重點和關鍵,還要不斷創新思路和舉措。

        要統籌謀劃、整體推進。“五大振興”是一個完整、有機的整體,其中產業振興是物質基礎,人才振興是關鍵所在,文化振興是重要基石,生態振興是內在要求,組織振興是根本保障,它們相互聯系、各有側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斷骨頭連著筋”。要堅持運用全面、聯系、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做到系統謀劃、整體推進、保持定力,不能孤立、靜止、片面地看問題,不能把“五大振興”割裂開來,實行單兵突進。那樣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全省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歷史文化、地理位置、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等都不一樣,推進鄉村振興的方式和路子也勢必不同。近幾年,全省各地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涌現了一大批鄉村振興的先進典型。要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統一要求和分類指導、理論指引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結合各地實際,發揮自身優勢,走適合本地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要尊重基層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要完善機制、創新思路。要善于用改革的辦法推進鄉村振興體制機制創新,深入研究推進鄉村振興的市場化路徑,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讓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相得益彰、共同發力。要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促進新型集體經濟發展。要認真學習借鑒浙江、江蘇等先進地區做法,積極探索建立鄉村振興產業基金,通過政府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堅持一般號召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加強考評督導,抓“兩頭”帶中間,著力打造一批能夠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鄉村振興示范村。要通過解剖麻雀、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全省鄉村振興,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

     


    期刊閱覽 | 網上投稿 | 聯系我們 | 記者證公示
    版權所有:楚天主人雜志社     鄂ICP備13016411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1686號     技術支持:一左科技
    手机免费天天看高清电影,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福利国产秒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