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詳情頁面 |
踔厲奮發 勇毅前行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荊楚篇章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23年第2期 —— 本期視點 作者:文/杜成會 王俊波 張斌 周全俊 肖雄
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深刻總結2022年和過去五年奮斗成就,系統謀劃2023年和未來五年工作思路,吹響了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強勁號角。
頂壓前行 向難求成 交出殊為不易的發展答卷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湖北發展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面對多重超預期因素的嚴重沖擊,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省上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順利完成省十三屆人大七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交出了難中求成、殊為不易的發展答卷。 《報告》從五個方面概括了2022年取得的主要成績。一是經濟增長頂壓前行、穩中向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3%、在過五萬億經濟大省中增速領先,工業、投資、社零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居全國前列,經濟激流勇進、逆勢上揚,保持奔騰向前的勢頭。二是先行區建設夯基壘臺、全面起勢。區域經濟競相發力,科技創新聚勢突破,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先行區建設展現出充足后勁和光明前景。三是動能轉換積厚成勢、加力提速。產業轉型步伐加快,創新主體蓬勃發展,“51020”現代產業集群加速崛起,經濟沖刺新賽道、澎湃新動能,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闊步前行。四是改革開放蹄疾步穩、活力迸發。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對外開放持續擴大,湖北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五是多重目標動態平衡、協同推進。城鎮就業目標超額完成,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全國第1,大旱之年糧食穩產豐收,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實現了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防風險的良性互動。 不畏苦寒,自得其芳。2022年全省上下保持闖勁拼勁韌勁,以統籌之策應對非常之難,以務實之為力求非常之效,《報告》用“七個全力以赴”進行了回顧。一是全力以赴穩增長,經濟回穩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強化經濟運行趨勢性研判和精準化調度,著力穩主體、擴內需、暢循環,經濟在多重壓力下穩住基本盤,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潛能。二是全力以赴促轉型,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科技強省建設邁上更高水平、產業結構加快邁向中高端,經濟量質并進的特征更加鮮明。三是全力以赴優布局,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統籌城鄉區域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三大都市圈加快建設,縣域經濟穩步發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區域聯動、城鄉融合的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四是全力以赴拓空間,發展內生動力持續激發。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更寬視野擴大對外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五是全力以赴保生態,美麗湖北建設持續推進。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荊楚大地繪就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美麗畫卷。六是全力以赴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始終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大力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七是全力以赴提效能,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清廉守正、擔當實干成為政府工作的鮮明導向。 《報告》對過去五年成就進行了系統總結。五年來,全省上下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進,實施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這是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躍升的五年;這是迎難而上、向難求成,大戰大考贏得歷史性勝利的五年;這是浴火重生、華彩蝶變,轉型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五年;這是砥礪初心、矢志為民,民生福祉獲得實質性改善的五年;這是勠力同心、奮發進取,精神力量得到革命性鍛造的五年。五年風雨兼程、五年砥礪奮進,湖北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為今后繼續前進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磨礪始得玉成,實踐方出真知。五年來全省上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體會更加深刻、認識更加全面。湖北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人民一起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報告》堅持問題導向,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作了清醒客觀分析,指出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凸顯、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存在,并表示對問題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把握機遇 乘勢而上 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也是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關鍵階段。《報告》辯證分析了國內外形勢,指出湖北正處于“四期疊加”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持續鞏固,多年積累的綜合優勢持續增強,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戰略位勢持續提升,機遇大于挑戰,發展大有可為。強調要增強信心、保持定力,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目標引領方向。《報告》明確了未來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就是要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先行區建設實現新跨越、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美麗湖北建設繪就新畫卷、共同富裕邁出新步伐、統籌發展和安全達到新高度,為湖北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描繪了美好愿景。 《報告》提出,實現發展目標任務務必做到“五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堅定不移探索湖北路徑,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湖北力量。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多用改革的思路、巧用市場的力量、善用開放的資源,讓政府作用更好發揮、市場機制更有效率、微觀主體更具活力。堅定不移努力團結奮斗,為湖北的今天盡心盡責、奮力打拼,為湖北的明天聚勢賦能、增光添彩。這些既是從實踐中總結的重要經驗,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
務實篤行 真抓實干 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報告》明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今年經濟增長6.5%左右,《報告》對這一基礎性、綜合性指標作了專門說明。這一目標充分體現了責與能的有機統一、時與勢的精準研判、危與機的辯證把握、穩與進的綜合考量。實現這一目標決不是輕輕松松、唾手可得的,必須以斗爭精神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開辟未來,盡最大努力爭取更好結果。《報告》部署了十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牢牢把握穩中求進這個工作總基調,奮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報告》提出,推動供需兩端協同發力,精準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恢復提振,傾力支持市場主體發展,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提振有效需求穩定經濟增長。 二是牢牢把握動能轉換這個主攻方向,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創新是第一動力,產業是發展根基。《報告》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行動、制造強省戰略、服務業提質增效行動、數字經濟躍升工程,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是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這個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努力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和關鍵動能。《報告》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做強科技創新引擎、建設全國重要人才中心三個方面作出部署,全方位賦能高質量發展。 四是牢牢把握深化改革這個根本動力,深度激發全社會發展活力。增強經濟恢復的內生動力根本上要靠改革。《報告》提出,著力破除機制性梗阻和體制性障礙,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以關鍵領域為抓手推動深層次改革,以公平競爭為導向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讓活力動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 五是牢牢把握對外開放這個重要法寶,全力打造內陸開放“新沿海”。擴大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也是湖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報告》提出,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資,推進外貿保穩提質,構建現代交通物流體系,在服務和融入雙循環中加快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 六是牢牢把握多極支撐這個關鍵環節,著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內在要求,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報告》從提升都市圈發展能級、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實施強縣工程、推進區域合作等方面作出安排,著力構建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優勢互補、互促共進的區域發展格局。 七是牢牢把握鄉村振興這個“三農”工作重心,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整個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提質,推進農業產業化,深化農村改革,加強鄉村建設和治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湖北貢獻。 八是牢牢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個內在要求,加快推動綠色崛起。湖北是生態大省,生態地位特殊,生態責任重大。《報告》提出,統籌抓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扎實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 九是牢牢把握人民生活幸福這個“國之大者”,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報告》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報告》列出十大民生項目清單,體現了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體現了說一件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務實作風。 十是牢牢把握安全穩定這個基礎前提,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報告》提出,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產,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強基固本 鑄魂提能 推動政府自身建設展現新氣象開創新局面 重任千鈞惟擔當,打鐵必須自身硬,新時代新征程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報告》提出,始終牢記“三個務必”,踐行為民宗旨,發揚斗爭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一是堅持把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堅定堅決鑄牢忠誠之魂。旗幟鮮明講政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報告》提出,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湖北落地生根。 二是堅持把抓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定堅決扛起興省之責。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實際。《報告》提出,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想發展、議發展、謀發展、促發展上來,加快推動湖北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邁進,以一域爭先為全局增彩。 三是堅持把興法治作為第一保障,堅定堅決夯實治理之基。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報告》提出,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優化治理、促進和諧,讓法治成為湖北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堅持把重實干作為第一導向,堅定堅決力行成事之道。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報告》提出,扎根經濟發展主戰場、為民服務第一線、攻堅克難最前沿,雷厲風行、快干實干,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讓抓落實、促發展成為全省工作的主旋律。 五是堅持把守廉潔作為第一防線,堅定堅決恪守為政之本。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報告》提出,堅決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持之以恒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切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正氣充盈的政治生態護航湖北高質量發展。 力量源于團結,奮斗創造奇跡。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報告》號召,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荊楚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