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詳情頁面 |
積厚成勢風更勁 ——襄陽市代表團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側記
2023年第2期 —— 人大視窗 作者:文/黃李昆 圖/李宗德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在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2022年,全省上下團結一心、頑強拼搏,直面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應對多重超預期因素的嚴重沖擊,以靚麗耀眼的成績單,交出了一份難中求成、殊為不易的發展答卷。 帶著豪氣、肩負囑托、懷揣民意,1月13日,出席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襄陽代表團62名代表,齊聚江城、共話發展,講述襄陽之變、傳播襄陽之聲、展現襄陽之進。代表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形勢把握準、總結部署實、措施路徑明,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心聲,是一份高舉旗幟、求真務實、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好報告。審議會場多次響起“太不容易”“太了不起”的肺腑之言、點贊之聲。 “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凝聚共識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的開局之年,也是襄陽實現甩遠追兵、逼近標兵、爭先創優的關鍵之年。開局之年當有開局之勢,關鍵之年應有關鍵之為。 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強縣工程,推動百強進位、百強沖刺、百強儲備。這讓棗陽市市長孔令波代表倍感振奮,他說,棗陽連續7年躋身全國百強,且持續進位,綜合競爭力、區域集聚力、城市影響力大幅提升,2023年將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省區域發展布局,錨定在襄陽做引擎、在區域當標桿、在全省走前列、在全國爭進位的奮斗目標,全力以赴干出“百強縣”的擔當。他建議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對棗陽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棗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加快推進棗陽吳店通用機場建設進程。 民營經濟是湖北發展的希望和潛力所在。報告提出,要以公平競爭為導向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這讓襄陽博亞精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喜、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光平這2名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信心倍增。他們一致感嘆說,企業發展不容易,民營企業更不容易。李文喜建議,要延續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支持政策,重視解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李光平建議,持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重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還款難的現實問題,解除企業發展后顧之憂。 “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基礎性戰略支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符合我省實際、切合發展需求、順應人民期待。”作為來自企業的2名老代表,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院四十二所副總工程師李俊彬、萬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世運一直十分關注湖北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他們建議,要更好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更好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策源功能,健全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下大力氣把湖北的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促進更多創新成果有效轉化。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石,技能更是立業之本。厚植技能人才發展土壤,讓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如泉奔涌”,湖北制造業的發展必然會涌出更多源頭活水。會上,來自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的裝配工尹峰、湖北銀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丙班工段長曹倩、襄陽澤東化工集團物資部的叉車司機梁永,都是換屆后來自企業一線的“能工巧匠”,他們紛紛表示,要立足崗位、苦練技能,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奮力唱響“咱們工人有力量”。 而兩位連任省人大代表的“老師傅”,湖北江華機械有限公司科研所所長蔡長海、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金一車間主任助理蔡以右,則大力呼吁要高度重視解決縣域企業產業技術工人“招工難”、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后繼無人”等現實問題,他們建議,要大力支持各地職業院校建立適宜本地產業發展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加強對本地農民工的適崗培訓,同時在各類評獎評優中提高產業工人比例,選樹更多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先進典型,提高全社會對產業工人的認同,著力增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南陽掙錢、襄陽消費”成為熱議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是市場新興的晴雨表。報告提出,要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釋放消費潛力。這讓最近火爆全網的“南陽掙錢、襄陽消費”成為各位代表熱議的話題。 襄城區區長李云代表首開話匣就自豪地說,“元旦期間,超過3萬名南陽朋友,跨越138公里趕赴襄陽跨年,讓南陽市委書記在‘兩會’上表示‘刺激很大’的新聞迅速上了熱搜,這充分說明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襄陽都市圈,奮力打造引領漢江流域發展、輻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長極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也表明襄陽市委、市政府一絲不茍落實省級戰略取得了積極成效,襄陽對周邊地區引領、輻射、聯結、帶動能力越來越強。”她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襄陽文旅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擦亮襄陽文旅品牌,吸引更多游客來襄消費。 在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趙斌代表看來,“南陽賺錢、襄陽消費,太正常了!”他認為,南陽與襄陽,山水相連、風俗相近,要在城市圈差異化布局和協同發展上用力,通過打造協同發展的輻射帶動圈,推動圈內的各個城市從物理相鄰向化學相融轉變,共享城市圈發展帶來的效益。 襄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呂義斌代表認為,要加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支持襄陽納入全國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建立智能網聯汽車平臺,持續做強數字經濟相關產業,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發展,助力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要扎實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支持襄陽與荊門、南陽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協同治理,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支撐。 襄州區區長崔長領代表則說出了大部分代表的心聲,他說,“近年來,襄陽文旅產業實現較快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吸引力不斷提升。但還不能驕傲,襄陽的城市功能、城市經濟、服務業水平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需要努力。”他認為,襄陽作為都市圈的引領城市,要加大服務業發展力度,特別要完善高端服務業功能,不斷增強消費的吸引力。 湖北省石花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盧波代表說,民間消費火起來了,市場的信心必然會燃起來。他建議要在發放“惠購湖北”消費劵的基礎上,盡快細化出臺各類線下促消費政策,加速釋放旅游、餐飲、零售等重點領域的流動性與消費需求,帶動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快速復蘇,讓荊楚大地煙火氣更濃、更香、更旺。 “鄉村振興、共同締造”活力十足 報告在今后五年目標任務中提出,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核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并對2023年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系統安排,這讓來自基層沾滿“泥土氣”、說著“地方話”的一線代表們頗為激動。 年輕的“老支書”代表,宜城市板橋店鎮王臺村黨支部書記劉波對共同締造工作頗有體會,他說,共同締造是一把開啟幸福生活的“金鑰匙”,去年省委部署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來,村民們實實在在嘗到了甜頭,在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識。他建議,要加大對共同締造活動的政策支持和宣傳力度,支持縣級政府統籌使用“以獎代補”項目資金,充分考慮村民投工投勞實際,進一步優化項目申報、招標、審計等程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農”情結深厚的方雪梅代表,是一名奔波在田間地頭的“務農人”,她認為推進鄉村振興,要持續加大對脫貧村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強可持續造血功能,確保脫貧群眾穩定增收、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棗陽市王城鎮長沖村黨支部書記王厚亮代表說,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要高度重視解決農村缺少人才、留不住人的現實問題,引導更多人才投身農村、服務農業,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 南漳縣寨子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青代表,更加關注農業產業化問題,她認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種子是核心,建議要加大對農業技術科研的支持力度,大力推進種業振興,同時加強對種子市場監管,切實保護好農民合法權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不渝 病毒頻繁變異,形勢不斷演變,防控策略不斷調整,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是我們抗疫斗爭最鮮明的底色、最真實的寫照。 “在疫情感染的高峰期,襄陽市中心醫院實行‘全院一張床’模式,30多歲的小伙子住進婦科蓋上了粉被子,80多歲的‘老寶寶’住進兒科枕上了花枕頭……確保了重癥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急診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襄陽市中心醫院院長邢輝代表的生動講述,讓現場的代表無不為之感動,她建議,要加快完善分級診療機制,優化基層醫療資源配置,充分發揮三級醫院重癥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同樣來自醫療戰線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廉凱代表,感同深受,他建議從省級層面加強對鄉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鄉村區域醫療衛生中心,進一步優化基層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推動分級診療落實落地。 “我也是襄陽市選出的一名‘老代表’了,能繼續和大家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非常高興、特別親切。”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張文兵以“襄陽代表”的身份,與大家一道深入交流。他說,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是一份對標對表,充分體現政治站位,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報告;是一份站高謀遠,深刻把握湖北發展時代方位,指導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力書寫新的華章”的報告;是一份穩中求進,科學確立發展目標定位,展現“跳起摘桃”、銳意進取精神的報告;是一份用心用情,始終突出人民群眾主體地位,踐行性質宗旨、不忘初心使命的報告;是一份求真務實,有力彰顯各項工作全面進位,具有很強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報告。他說,襄陽是全省發展的縮影,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力爭先、積厚成勢,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高質量發展精彩答卷。報告中多次提到襄陽,對襄陽的發展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希望襄陽牢記囑托、加壓奮進,努力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時間不等人!歷史不等人!發展不等人!從春天出發,一刻都不能耽誤;加快推動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必定是天道酬勤。襄陽將堅決扛起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責任擔當,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片刻不能等待、片刻不能遲疑、片刻不能懈怠的精神狀態,扎實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全面打響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總體戰,加快建設引領漢江流域、輻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長極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襄陽篇章,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