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詳情頁面 

    爭創典范助先行 ——宜昌市代表團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側記
    2023年第2期 —— 人大視窗 作者:文/肖敏 清華 圖/王洪偉

        黃鶴銜春來,東風拂萬家。113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隆重開幕。省長王忠林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多處直接或間接點到宜昌,在宜昌市代表團引起強烈反響,代表們備受激勵與鞭策。

        連日來,宜昌市代表團對省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熱烈審議,51名代表一致認為,宜昌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視察湖北的首站之地,是省委確定的宜荊荊都市圈中心城市,也是三峽工程、葛洲壩工程等“大國重器”所在地,我們要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切實擔負起省委省政府賦予宜昌的特殊使命,以加快推動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成勢見效,為湖北建設先行區貢獻宜昌力量。


    爭創典范 底氣更足

        113日下午,代表們按捺不住激動,早早地來到了集中審議會議室。

        “過去一年,湖北交出了一份難中求成、殊為不易的發展答卷”“省政府工作報告充分反映了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堅定決心,全面彰顯了湖北經濟攻堅克難、穩中求進的強大韌勁。令人熱血沸騰,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審議中,與會代表踴躍發言。

        “報告中指出,重點要做好十個方面工作,即‘十個牢牢把握’。”有代表舉起報告紙質稿,上面紅筆圈點標注明顯:“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指南針、推進器。”

        “宜昌發展和全省大勢一樣,極不平凡、極不容易,充滿艱辛而又富有成效。”代表團團長、市長馬澤江說:“2022年,我們面對發展、改革、民生等不少的‘必答題’,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多輪襲擾的新冠疫情、歷史罕見的夏秋連旱等接踵而至的‘加試題’,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也交出了精彩答卷。”

        馬澤江如數家珍:第一是全力防住了疫情,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第二是我們成功穩住了經濟,全市經濟始終高于全國、好于全省、排位靠前,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都取得歷史最好水平。第三是確保了發展安全,在“既要、又要、還要”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在“一難、兩難、多難”復雜形勢下奮力攻堅突破,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建設取得新成效。代表們靜靜地聽,頻頻點頭。

        參加宜昌市代表團審議的省領導楊云彥微笑著勉勵大家:2023年,全省發展面臨的形勢具有不確定性,大家要提振信心,建設宜荊荊都市圈是全省重要戰略,宜昌要主動擔當、奮勇爭先,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先進區。”

        馬澤江回應道,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宜昌強產興城創典范的攻堅之年。我們將拿出“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決戰”的決心,切實擔負起省委省政府賦予宜昌的特殊使命,為全省發展大局多挑擔子、多作貢獻。

        王國斌代表接著發言:“我們要堅決主動扛起省委省政府賦予宜昌的使命,創造性做好市州人大工作,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聚力聚合作用,最大限度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出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湖北加快建設‘先行區’貢獻宜昌人大力量。”


    助力先行 路徑更明

        代表們一致認為,宜昌擔當體現在強產興城創典范,要爭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城與山水和諧相融、產業綠色發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四個典范”。

        “宜都將錨定‘宜昌首個千億縣市’的目標,奮力當好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主力軍。”夏明海代表表示。“當陽要立足宜荊荊都市圈中心區位優勢,以項目攻堅之效、產業集聚之力、環境載體之優,沖刺‘全國百強縣市’,為湖北建設先行區貢獻力量。”陳華代表說。“遠安將在美麗鄉村探索實踐基礎上,爭做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樣板縣;積極探索流域保護、資源開發和礦區治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爭做‘兩山’轉化樣板。”劉朝代表緊接著說。

        楊云彥邊聽邊記,不住點頭,他說:“宜昌還要堅持創新發展,在推動化工產業規模化高端化發展,加快新能源、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等方面創典范。”

        去年以來,宜昌產業裂變加速演進、積厚成勢,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明顯提升。今年預計生產總值增長7.5%,力爭千億級產業達到5個,加快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核心基地、全國大健康產業基地、全國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要把來之不易的良好發展勢頭鞏固提升好,就要堅定不移搶占新的賽道。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國璋說,未來我們將鎖定“千億興發,世界一流”目標,依托湖北三峽實驗室平臺強化創新驅動,重點培育有機硅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兩大產業集群,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精細化工企業,把宜昌打造成“中國硅都”“清潔能源之都”。“建議將宜昌每年磷礦開采配額上調至2000萬噸,保障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用礦需求,支持宜昌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和核心基地,加快推動磷化工向新能源電池材料、動力總成和高端裝備制造迭代升級,從而提升制造業競爭力。”黃志亮緊接著說。

        李景菊代表建議要對重點發展“智能化+電氣化”的汽車企業給予更大支持。黃芳帥代表建議支持宜昌船舶工業園建設,打造“電化長江”核心生產基地。

        “茶葉是湖北、也是宜昌的傳統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王國斌說,目前,宜茶集團是全省唯一一家地市級的國有茶業企業,希望能從省級層面加快打造“宜紅工夫茶” 區域公用品牌,統籌開展系統的茶文化建設,以茶文化的普及繁榮支撐茶產業的持續發展。

        肖勇代表也建言,要積極探索茶葉生態價值實現路徑,加快茶葉生產關鍵環節“機器換人”步伐。

        尚春霞、付彩霞代表紛紛建議加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科技創新資金扶持,加速先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促進農產品增值和產業增效。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集中力量突破性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我們倍感振奮。”全國人大代表李杰接過話筒,建議加強省內產業資源要素的整合,形成“產學研醫”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格局。

        到“十四五”末,宜昌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比重將達到15%以上,宜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代表們一致表示,要用足用好綠電資源,大力實施數字新基建、培育數字新產業、推動數字新融合,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聶道靜代表好不容易“搶”到了發言機會,一口氣提了4個“建議支持”:支持三峽大數據中心建設,支持第九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落戶宜昌,支持建設“東數西算”樣板區,支持宜昌爭創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試點。


    勇立潮頭 標準更高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

        宜昌擔當還體現在爭一流高標準。代表們表示,要全面實施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三年行動,堅定不移改善生態環境,深入推進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持續做優主城、做美濱江、做綠產業,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提升城市能級。建議將宜昌市與三峽集團攜手共建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定位為省級戰略。

        “希望大力支持湖北三峽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支持湖北電子化學品專區打造國內一流電子化學品生產基地。”左曉代表說。

        “流域系統治理是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李興兵代表積極跟進,建議統籌區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建設,加快構建生態保護和修復行動保障體系。劉光菊代表建議加大對清江岸線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的建議,加快增綠添彩項目建設,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重要資源保障。

        “謀劃建設三峽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是省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舉措,是補齊長江經濟帶發展短板、推動三峽地區新一輪大發展的重要抓手。”馬澤江說,宜昌將從“共建流域生態治理示范、共建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共建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共建促進鄉村振興示范”4個方面發展,實現“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新樣板、新時代‘四化’同步新典范、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新高地、企地共建互利互榮新標桿”4個目標,他懇請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加大對三峽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的統籌、協調和支持力度。

        吳浩代表表示,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打造“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為推動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兩山”轉化,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宜荊荊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但目前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還存在 “通而不勤、勤而不通、品質不高、效率偏低”等問題。“建議從省級戰略層面,對編制都市圈發展規劃及專項規劃、謀劃實施重大交通項目、完善聯動發展工作機制等方面加強統籌、指導和協調力度。”王國斌說,宜昌作為宜荊荊都市圈龍頭、省域副中心城市,將知重而擔、知責而行,加快實施宜荊荊都市圈三年行動,推進十大標志性工程,促進都市圈協調聯動,實現圈內城市共建共興。

        “要將宜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納入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規劃。”楊簡代表建議,在人才引進、設備購置、基礎建設、專科發展等方面給予更大政策傾斜,支持宜昌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健康服務體系新樣板。

        宜昌要提升能級、成為龍頭,首要任務是著力提升在全國交通體系中的地位。李富民代表說,建議加快三峽翻壩第二通道建設方案論證工作,推動工程盡快落地建設,打造第二個三峽船閘。“對,還要加快完善和提升三峽物流中心功能。”繆昌文代表補充。徐雪琴、李興兵、吳浩等代表也紛紛建議,要加快推進新通道論證和建設步伐,早日解決長江航運瓶頸問題。

        “秉承共同締造理念,推進筑堡工程,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梅衛民代表建議,支持宜昌踐行共同締造理念,創建完整居住社區建設試點城市。楊榮閣、劉玉坤、譚必恩等代表也建議,加快基層社會治理等新興領域立法工作,建好基層立法聯系點,強化法規有效供給,夯實城鄉社區社會治理基層單元,通過“五治”融合為社區賦能,扎實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要把強產興城創典范任務落到實處,干部是決定性因素。代表們認為,宜昌要繼續保持“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好作風,大膽地干、堅決地干,真正把人民“盼的事”變成干部“干的事”、把干部“干的事”變成人民“滿意的事”。

        謝勝利代表積極回應,宜昌紀檢監察機關將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在監督推動落實、凈化政治生態、優化發展環境、激勵擔當作為四個方面持續用力,為宜昌高質量發展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宏偉藍圖已經擘畫,時代號角已經吹響。宜昌全市上下都要立足職責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始終保持“趕考”的狀態,提升“考好”的本領,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找準宜昌坐標,為湖北建設先行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的宜昌力量。


    期刊閱覽 | 網上投稿 | 聯系我們 | 記者證公示
    版權所有:楚天主人雜志社     鄂ICP備13016411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1686號     技術支持:一左科技
    手机免费天天看高清电影,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福利国产秒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