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詳情頁面 

    “小切口”立法解決大問題
    2023年第2期 —— 民主巡禮 作者:文/楚汀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發展要高質量,立法也要高質量。地方立法空間大、靈活性大、針對性強,可以聚焦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一些小題目進行專門立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發揮好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栗戰書委員長強調,緊密結合地方實際,突出地方立法特色,善于通過“小切口”解決實際問題,可以搞一些“大塊頭”,也要搞一些“小快靈”,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

        善于通過“小切口”解決實際問題,能用三五條解決問題就不要搞“鴻篇巨制”,需要幾條就定幾條,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確保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近年來,一些地方人大堅持發展推進到哪里,立法就要跟進到哪里,注重把握立法節奏,嚴格遵循“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基本原則,積極發揮立法主導作用,嚴格依法選題,以工匠精神精準立法,尤其是出臺了一批“小切口、立得住、真管用”的“社會治理和民生小法”,引起廣泛關注好評。比如,去年實施的《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條例》,社會各界好評如潮,就是如此立法理念的成功實踐。湖北磷礦資源豐富,也是磷石膏產生大省。長期以來,由于對磷石膏污染環境缺乏正確認識,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曾點明指出部分地方磷化工企業環境污染問題依然突出,磷石膏綜合治理成為迫在眉睫的必答題。奔著問題去、奔著解決問題去,以“小切口”法規草案“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力爭以最小立法成本收獲最大立法效益。

        法治是法律之治。然而,囿于立法數量增多、立法隊伍力量薄弱等諸種原因,少數地方立法追求“大而全”,不接地氣,照搬照抄上位法,實施效果也不理想;有些避重就輕,雷聲大雨點小,形式主義嚴重。曾經公開通報的《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成為在立法層面為破壞生態行為“放水”典型實例。

        現代法治之內涵與精神,實為“良法之治”。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小切口”立法是立法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重要表現,其可復制、可推廣性正為地方立法者重視。實踐證明,“小切口”立法既方便公民閱讀和掌握,更有利于管理部門執法,解決實際問題,實施效果更好。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建設既是波瀾壯闊的事業,也是“小而細”的民生問題。只有符合實際的法律,才能成為人民群眾習以為常的自覺行動,才能成為社會的制度規范和道德規范。此意義上講,立法從“小切口”走向“大縱深”,突出細化量化具體化、務實有效管用,切實解決好立法通達基層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把“筑起制度屏障、加固法治堤壩”落到實處,群眾得實惠。

     


    期刊閱覽 | 網上投稿 | 聯系我們 | 記者證公示
    版權所有:楚天主人雜志社     鄂ICP備13016411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1686號     技術支持:一左科技
    手机免费天天看高清电影,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福利国产秒拍